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背景
本网讯(李宇)为贯彻落实《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岳阳县人民医院与长沙市中心医院于2023年12月签订了《共同建设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长沙市中心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县域就诊率和患者满意度。
一年时间过去了,岳阳县人民医院都取得了哪些成绩,一起来总结总结吧。
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1)学科建设:2024年4月长沙市中心医院选派了神经介入专家团队常驻岳阳县人民医院,指导神经介入手术及卒中中心建设。2024年7月选派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常驻岳阳县人民医院,指导心血管介入及胸痛中心检查,2024年10月选派运动医学团队常驻,多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定期到岳阳县人民医院进行坐诊、查房、手术指导等,有效提升了岳阳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外周血管介入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多个学科以柔性人才引进的模式,不定期来岳阳县人民医院开展手术、指导临床工作。
在长沙市中心医院的帮助下,岳阳县人民医院的多个科室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重点学科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展了脑血管支架植入、脑血管支架取栓、脑动脉瘤栓塞、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冠状动脉瘘封堵等一批新技术、新项目。
2)人才培养:岳阳县人民医院自签订协议后,陆续派出多学科骨干力量到长沙市中心医院进修学习,包括心血管内科、神经介入科、急诊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康复科等学科,培养了一批重点科室的青年骨干力量,同时岳阳县人民医院还引进了心血管内科和老年医学科的2名硕士研究生,进一步充实高学历人才队伍,优化人才梯队。
3)管理优化:岳阳县人民医院于6月前后将所有科室护士长、部分科主任、护理部及医务部送至长沙市中心医院进行为期1周的跟班学习。长沙市中心医院向岳阳县人民医院传授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包括医疗质量管理、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岳阳县人民医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两院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组织了多次推进会、协调会和培训会,为增进感情和联络,组织了篮球友谊赛等活动。
建设项目成果
通过长沙市中心医院的全力帮扶,岳阳县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四级手术占比:
2023年:64.91%
2024年:67.54%
CD型病例占比:
2023年:37.33%
2024年:46.43%
CMI值:
2023年:0.92
2024年:1.118
介入手术量:
神经内科:
2023年:脑血管造影22台,介入手术2台。
2024年截至10月31日:脑血管造影66台,介入手术19台。
心血管内科:
2023年:389台手术,其中包括28台PCI。
2024年截至10月31日:900台手术,其中包括113台PCI,3台起搏器植入术,1台冠状动脉瘘封堵术。
为卒中中心及胸痛中心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提高了危急重症的抢救能力。
新技术 新项目:
在长沙市中心医院的帮扶和指导下,开展了大脑中动脉狭窄成形术、脑血管机械取栓术、颈动脉狭窄成形术、椎动脉狭窄成形术、脑动脉瘤栓塞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冠状动脉瘘封堵术等一批新技术、新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大病不出县”目标的实现。
社会影响
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贵州省游客来岳阳县游玩时,突发胸痛不适,及时来岳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经诊断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启用绿色通道,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病人送入介入室,刚进介入室患者就突发室颤,经过积极救治,患者安全出院,患者出院时一并送出三面锦旗,并在本地融媒体和《人民日报》、凤凰网等新媒体上进行宣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正是因为长沙市中心医院的帮扶,提升了岳阳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危急重症患者救治能力,为守护好县域和边界县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建设项目总结与展望
长沙市中心医院对口帮扶岳阳县人民医院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提升了岳阳县人民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也为接下来的合作和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岳阳县人民医院也期待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能够下沉,为县域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沈晖 喻冰 孙剑 程朝晖 王石虎)